姐妹们,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:动不动就头昏心慌,嘴唇白得没血色,走几步路就累得喘气。这呀,可能就是贫血在 “捣鬼”,尤其是月经量多、身材瘦瘦、脸色偏白的女生,最容易被贫血盯上。
好多人一发现贫血,就想着食疗,红枣、猪肝、菠菜一股脑往嘴里塞,盼着能把血 “吃” 回来。可你知道不,有时候,贫血可不只是小毛病,它背后可能藏着要命的健康危机。
贫血竟是结肠癌的 “前奏”
湖北汉川的孙女士,这几年被乏力、头晕缠上了。一开始,她以为是工作忙、没休息好,可时间一长,症状越来越重。去当地医院一查,确诊缺铁性贫血。想着自己月经量不小,孙女士觉得贫血正常,就按医生说的补铁。刚开始,人是精神了点,可没多久,乏力感又回来了,补铁也不管用,爬几层楼梯都得歇好几回,生活、工作全乱套。
展开剩余74%经人介绍,孙女士来到武汉济和医院。一通全面检查后,结果惊到她了:右半结肠癌!孙女士懵了,肠道没啥不舒服,咋就得了癌呢?武汉济和医院肿瘤科朱国清教授解释,右半结肠癌早期特 “狡猾”,肠腔宽,肿瘤小的时候,肠梗阻这些肠道大问题不容易出现,可身体会悄悄拉响一个警报 —— 贫血。
朱教授还着重提到,在结肠癌治疗上,TOMO 刀那可是 “大功臣”。它全称螺旋断层放疗系统,能 360° 旋转,从 51 个角度精准 “攻击” 肿瘤,一次摆位,全方位 “围剿”,让肿瘤细胞无处遁形。关键是,它打击肿瘤时,还能巧妙保护周边正常组织。要是结肠癌患者肿瘤挨着重要脏器,或者长得不规则,TOMO 刀就能大显身手,避开重要器官,减少放疗副作用,患者治疗和康复期间的生活质量蹭蹭涨。不管是早期微小病灶,还是中晚期复杂病情,它都能量身定制方案,精准打击。
结肠癌为啥让人贫血?
朱教授把原因剖析得透透的。结肠肿瘤长大,就成了 “捣乱分子”,影响血管,导致血管缺血性坏死、脱落,肠道开始溃烂出血。这可不是哗哗大出血,是悄无声息的慢性失血,肉眼看大便没啥变化,得靠潜血检查才能发现。身体长期失血,贫血自然就来了。
而且,肿瘤还是个 “贪吃鬼”,在身体里疯长、扩散,拼命抢夺营养,造血原料被 “抢” 光,血红蛋白合成不足,贫血加重。到了晚期,消化道功能受损,铁、维生素等关键造血原料吸收不了,贫血雪上加霜。要是癌细胞扩散到骨髓、肝脏、脾脏这些造血器官,机体造血功能瘫痪,贫血更难控制。有数据显示,50% - 60% 的结直肠癌患者被贫血困扰,大部分还集中在右半结肠。
咋早期发现右半结肠癌?
知道了关联,咋识破它 “伪装” 呢?朱教授有招:
👉姐妹们,一定盯紧月经量,长期过多,别不当回事,赶紧去医院找原因、调理,别让失血多引发贫血,掩盖了肠癌隐患。
👉要是长期贫血,补了铁、吃了营养也没用,心里就得 “拉警报”,赶紧去医院全面筛查肠癌。
👉不管男女老少,定期体检不能少。哪怕肠道没啥不舒服,也把肠癌筛查加到常规体检里。尤其有结直肠癌家族史、年龄超 40 岁的,更得抓紧筛查,早发现能救命。
肠癌筛查有这些 “神器”
知道筛查重要,医院咋选项目呢?朱教授介绍几种 “得力助手”:
👉肛门指检:看着传统,用处可大。医生手指伸进直肠,凭经验摸一摸,就能快速发现肿块、异常组织。便宜又好用,80% 的直肠癌能靠它发现,早期诊断就靠它打基础。
👉电子结肠镜检查:特直观、精准。先进摄像设备伸进肠道,黏膜细微变化看得清,发现息肉能当场取样、切除,诊断治疗一步到位,效率超高。
👉免疫法粪隐血检测(FIT):靠识别粪便血红蛋白,捕捉消化道出血迹象。非侵入性,没痛苦,灵敏度高,普通人群早期筛查选它准没错。
👉多靶点粪便 FIT - DNA 检测:新技术,把免疫法和基因检测结合,既能查粪便血,又能深挖 DNA 信息,分析癌症相关变化,为高风险人群提供 “双重保险”。
👉肿瘤标志物检测:虽说不能单靠它确诊肠癌,但在风险评估、患者随访中挺重要。检测血液里 CEA、CA19 - 9 等标志物变化,帮医生了解病情,制定治疗方案。
普通人群,免疫法粪隐血检测和肛门指检初筛就行;高风险人群,像有家族史、肠道慢性病、年龄大的,电子结肠镜检查或多靶点粪便 FIT - DNA 检测更精准。
孙女士确诊后,懊悔又害怕,可还是振作起来,积极配合手术、后续治疗。她常叹,要是早重视身体信号,早发现贫血病根,就不用遭这么多罪。
她的经历是警钟,提醒姐妹们:贫血不是小事,长期贫血找不到原因,赶紧去医院全面筛查肠癌,早发现、早治疗,治愈率才高,生活才美好。
发布于:湖北省